中国的历史发展由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这中间经历了夏、商、周三代,这一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制作的鼎盛时代,雕塑与青铜器物紧密结合,成就非凡。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由于铸造工匠们被国家集中起来劳作,在制作工艺上有了显著提高。作为器物的附属,青铜雕塑作品的风格多凝重而威严。此外,装饰性特征十分明显:一方面它就是作为工艺品存在的,另一方面雕塑自身也多用青铜器纹样装饰,如饕餮纹、回纹、鸟纹等。与原始陶塑的性质一样,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也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雕塑,是用于祭祀、生活、乐器、兵器、工具等方面的实用器物。这些大量的青铜器为奴隶主所占有,也是某种统治、权威、财富的象征。
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将青铜器的雕塑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以动物现象为主题造型的青铜器,如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鸮尊,站立的 鸮鸟圆目大睁,坚实有力,外表装饰有其它动物纹样的装饰;再如湖南醴陵出土的象尊,在基本写实的基础上又有夸张变形的因素,铸造技术精细。
二是青铜器表面的装饰,常见的有浮雕、圆雕、透雕等形式,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体态巨大,四角各铸一卷角羊头,造型端庄;如河北平山中山国都遗址出土的人物座三连灯,以人物造型为灯具的主体结构,神态自然。
三是相对独立的青铜造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站立人物像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高 172厘米,加上基座高达262厘米,面部形象简洁,整体感较强,整个外形上有比较精致的装饰。据考证,此类雕像非为冥器,可能与祭祀所用的器物相关。夸张变形奇特的手法,营造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观点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在这个时期还有用石、玉、陶等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这类雕塑的目的在于祭祀、日常生活用品、服饰等方面。其中以玉雕最为突出。据文史资料记载,当时的人们很喜欢佩带玉器,除了审美意义还兼有道德伦理上的含义。商周墓中经常会有玉雕的佩饰品,有玉鳖、玉虎、玉人等等,以简洁明快的手法表现人和动物的形象特征。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坐像,高 8.5厘米,周身饰饕餮兽面纹,头上钻孔,以利穿绳佩带。西周时期的国都在陕西长安一带,近年来该地有很多类似的文物被发现。
安阳妇好墓《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