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经历了宋、辽、金的历史阶段。雕塑艺术出现了不同于前代的风格现象。在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上,这一阶段已处于由盛而衰,逐渐走向下坡的时期。 宋代的社会较为稳定,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与此同时,理学的产生使儒家在与佛家的争胜中逐渐占据了上风,人们普遍更关心现世生活,关注来世的佛教日益衰落。受此影响,这一阶段的雕塑制作继中、晚唐之后进一步趋向于世俗化,并与世俗生活相结合。在创作手法上也逐步走向写实,出现了大量反映现实的题材。宋代的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代传统,但气势减弱。墓俑在数量和质量上也远远不及前代,而小型玩赏性的雕塑作品却开始兴盛起来。 辽、西夏、金虽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的文化艺术多受宋朝影响,雕塑亦不例外。现存作品的主流风格源于汉族,同时也保存了少许本民族的特色。由于历史上的局限,这一时期雕塑作品遗留的数量极少, 因而在雕塑艺术史上的地位也就不能不居于次要了。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由于历史时代所形成的社会思想意识以及工艺技术发展的诸多影响,致使雕塑艺术在首要的造型方面,一般多流于软弱工巧,缺乏应有的强劲精神和内在的生气与活力。虽然有北宋帝陵石雕像和陕西北部、四川大足等地的佛窟雕像等优秀雕塑作品,但与宋代的绘画艺术相比,其雕塑艺术的成就要远远落后。这与统治者的好恶与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通过类似科举制选拔的宫廷画家,都有较高的地位,而雕塑行业的从业人员却得不到重视。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愈加卑下,雕塑艺术走向衰退就不足为怪了。
仪卫纪念性雕塑 这一时期的仪卫纪念性雕塑主要为陵墓雕塑。北宋的绝大多数习俗都沿袭唐制,尤其是帝王陵墓形式,几乎完全依照唐代乾陵,但尺度和规模不及汉唐。 宋代八帝当中的六位都葬于洛阳附近,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擒为俘虏,押往漠北,客死他乡。所以在巩县一带,遍布了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百余座有名有姓的陵墓,为我们研究当时的雕塑艺术提供了不少的实物资料。国力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当时的工匠水平也差别很大,所以北宋时期的“七帝八陵”雕塑艺术相差比较大。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时间上的仓促,要求雕刻者要在半年内将所有的工作全部完成,而工作人员又来自四面八方,技艺和审美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整个宋陵的雕塑作品优劣不齐。
陵前石雕像群的行列顺序一般为:华表一对,成六棱体,外表饰有浮雕图案;大象与人物一对,似取“吉祥”谐音;朱雀一对,朱雀也是想象中的禽鸟;瑞兽一对,带翼四足动物,以示尊贵;鞍马及人物两对,表示仪仗队伍;虎、羊各两对;番国使臣三对;文武大臣各两对。再往下是神门内外的狮一对;镇陵力士一对、官人一对、内侍一对。其造型风格不同于前代,有明显的写实倾向,比较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 宋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宋太祖永昌陵,是前期制度的典范,其雕像群中的大象为前代所没有;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永昭陵,其人物雕刻比较修长,文臣武将都比较纤弱,而后期的作品则有些粗糙。当地百姓中流传着:永裕陵的狮子、永泰陵的象、永熙陵的好石羊,这样的顺口溜,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了解宋陵雕塑的代表作。
墓俑 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各种材质的墓俑仍非常流行,总体艺术水平却不如唐代。尽管近些年来建设工程当中也出土了一些宋代明器,但数量上依然显得贫乏。因为宋代的丧葬习俗基本采用纸质冥器,入葬时就焚毁了。 这一时期墓俑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有一定数量的俑与仿木构的墓室建筑结合,做成砖雕的形式,变成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如在贵州遵义一带出土的多处石质墓穴,其中都有一些石刻作品。所表现的也多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如河南巩县出土的砖雕上,雕刻着做饭、洗鱼、妆扮等人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致入微。雕刻工艺得以广泛使用,可能与当时发达的雕板印刷工艺有很大关系。;第二,金元以来盛行的戏剧成为墓俑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山西襄汾出土的一处宋、金时墓穴,有砖雕戏曲人物多个,表现当地“散乐”的演出场面;江西鄱阳出土的南宋墓中,发现一批彩绘瓷俑,其形态为杂剧表演,表情真实,活泼;在景德镇的南宋墓中,也有瓷俑出土,从表情、动作上分析,他们正在进行某种戏剧表演。
宗教雕塑 这一时期以宗教为内容的雕塑仍占多数。造像风格直接承袭于唐,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地区相对沉寂,而南方的江苏、四川等地,佛教造像活动比较活跃。这与宋以前的五代十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 中国式的佛教——禅宗在五代十国至宋代比较发达,使佛教不再神秘化,重视通过日常生活来习禅悟道,整个社会更偏重于关注现实,佛教造像进一步世俗化。 寺庙雕塑在宣扬佛教方面的功效已逐渐高过石窟雕刻。在山体上开挖石窟的举动,是由于受到印度的影响,而宋代城镇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寺庙建筑的建设。寺庙祠堂的建筑材料以木构框架为主,所设置的雕像也以木雕、泥塑为最多,这些材料的耐久性较差,保留至今的为数极少。在佛教造像仪轨中,罗汉像具备性格化特征,神性化气质较少,与世俗人的面貌最接近。罗汉像十分流行,水平也很突出,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 祠堂性质的雕塑造像以山西晋祠彩塑最为出色。晋祠圣母殿四十余尊宋代侍女彩塑神态仪容各异、体形丰润、衣饰艳雅,有的洒扫梳妆,有的载歌载舞,多为人间生活写照,体现了宋代雕塑家注重人物真实描写的特点和高超的技艺。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弥足珍贵,是闻名世界的杰作。
四川大足石刻、 晋祠彩塑
民间世俗泥彩塑和其它雕刻 宋代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统治者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很高,普遍热爱艺术,皇帝本人也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宋代理学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重文轻武。在艺术美学上,倾向于舒缓、柔情、细腻、收敛、雅致,如诗词文学、文人绘画、瓷器艺术等方面尤为突出。表现在雕塑方面,则显出明显的退化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形成了对比。宋代雕塑严重的削弱了雕塑艺术所应有的纪念性、恒久性,更谈不上雕塑艺术在空间上、体量上的追求;但是,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俗美术的发达,加之文人士大夫们的提倡和参与,宋代的手工艺技术得以巨大发展。陶瓷、木雕、竹刻以及金属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 陶瓷艺术方面不仅发明了许多新型釉料,雕瓷也为宋代所创始,有雕胎、雕釉两种手法,雕胎者‘花纹藏于釉内,亦称暗花,雕釉者,花纹明显,但难度较大,须在釉未干时施工,雕者必须有熟练的技巧。器物呈现雕工精湛、造型优美淳厚的时代风格。同时在瓷塑造型方面也愈加丰富,如磁州窑的孩儿枕、景德镇的手捏塑、潮州窑的佛像等等,都是优秀的观赏性雕塑艺术品。雕塑艺人盛行捏制泥孩儿,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营生的行业,杭州的“孩儿巷”就以此得名。 宋代的小品雕刻十分发达。著名的雕刻家王刘九曾被记载能用各种小石料雕为弥勒、观音等,元人陶宗仪称之为“神态流动,宛若生人之趣”,这种手工艺雕塑,至今还流传于江南。还有用竹、木、蚶壳或各色玉石,雕成的小巧精细的人物鸟兽。如北宋闻名的“技巧夫人”严氏,能用檀香木雕为瑞莲山,得到了“神巧细密,众相悉备”的称誉。南宋初,以雕竹驰名的詹成,能利用竹根雕为人物鸟兽。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记载:“詹成者,南宋朝匠人,雕刻精巧无比,常见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雕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纤巧悉备,其细若缕,玲珑活动……使观者叹为鬼斧神工。”这些精巧的小品雕刻物,虽已无存,但在今天的江、浙地区,这类继承传统的雕刻制作和民间匠师,仍然是可以见到的。 宋代的的制漆技术已达到成熟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可以称得上纯漆制成的器物------雕漆。宋代雕漆之巧,亦与玉石相似,金银为胎的雕漆器,能使刻纹之底现出胎质。雕漆作品多用红漆,宋代雕漆,以剔红最美,有盒、盘、匣之类器形。剔红制漆方法的进步,推动了剔彩技术的发展。于胎上涂不同色彩的漆层,雕出的花卉,可现出红花绿叶,黄蕊褐石,其他草虫鸟兽,亦能各现其色,雕刻之精巧,令人惊叹,但宋代雕漆实物留世极少,不易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