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首页  
雕塑新闻 《雕塑》杂志 雕塑委员会 灵感在线 公共艺术 视频 百科/书店 关于我们

网上书店
中国雕塑年鉴(2...
价格:460
北京奥运公共艺术...
价格:253.3
城市雕塑艺术的成...
价格:69
《和而不同.中国...
价格:134.4
行业法规
· 城市雕塑艺术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2...
·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11版
·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2011版
· 雕塑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
· 城市雕塑招投标程序暂行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任意搜索
关键词: 
  
分类搜索
雕塑教研室雕塑工具配置
雕塑工具

雕塑工具
泥稿 浮雕 雕塑工作台 石雕 木雕

中国雕塑史
20世纪雕塑 明清雕塑 元代雕塑 两宋辽金雕塑 隋唐雕塑 魏晋南北朝雕塑 秦汉雕塑 先秦雕塑

外国雕塑史
20世纪 19世纪 18世纪 巴洛克 文艺复兴 中世纪 古罗马 古希腊 石器时代

门类
陶瓷 泥塑 金属 装置 木雕 新媒体 石雕 工艺雕刻

雕塑家
外国雕塑名家 中国雕塑名家

雕塑创作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艺术媒体
报纸 网站 杂志 书籍

机构与活动
研究机构 工作室 雕塑工厂 雕塑院 协会组织 艺术院校 比赛展会 交易机构

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数字 其他
百科词汇
  
两宋辽金
【点击数:12007 更新时间:2007/9/5 1 编辑:】

从十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经历了宋、辽、金的历史阶段。雕塑艺术出现了不同于前代的风格现象。在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上,这一阶段已处于由盛而衰,逐渐走向下坡的时期。
    宋代的社会较为稳定,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与此同时,理学的产生使儒家在与佛家的争胜中逐渐占据了上风,人们普遍更关心现世生活,关注来世的佛教日益衰落。受此影响,这一阶段的雕塑制作继中、晚唐之后进一步趋向于世俗化,并与世俗生活相结合。在创作手法上也逐步走向写实,出现了大量反映现实的题材。宋代的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代传统,但气势减弱。墓俑在数量和质量上也远远不及前代,而小型玩赏性的雕塑作品却开始兴盛起来。
    辽、西夏、金虽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的文化艺术多受宋朝影响,雕塑亦不例外。现存作品的主流风格源于汉族,同时也保存了少许本民族的特色。由于历史上的局限,这一时期雕塑作品遗留的数量极少,  因而在雕塑艺术史上的地位也就不能不居于次要了。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由于历史时代所形成的社会思想意识以及工艺技术发展的诸多影响,致使雕塑艺术在首要的造型方面,一般多流于软弱工巧,缺乏应有的强劲精神和内在的生气与活力。虽然有北宋帝陵石雕像和陕西北部、四川大足等地的佛窟雕像等优秀雕塑作品,但与宋代的绘画艺术相比,其雕塑艺术的成就要远远落后。这与统治者的好恶与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通过类似科举制选拔的宫廷画家,都有较高的地位,而雕塑行业的从业人员却得不到重视。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愈加卑下,雕塑艺术走向衰退就不足为怪了。

仪卫纪念性雕塑
    这一时期的仪卫纪念性雕塑主要为陵墓雕塑。北宋的绝大多数习俗都沿袭唐制,尤其是帝王陵墓形式,几乎完全依照唐代乾陵,但尺度和规模不及汉唐。
    宋代八帝当中的六位都葬于洛阳附近,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擒为俘虏,押往漠北,客死他乡。所以在巩县一带,遍布了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百余座有名有姓的陵墓,为我们研究当时的雕塑艺术提供了不少的实物资料。国力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当时的工匠水平也差别很大,所以北宋时期的“七帝八陵”雕塑艺术相差比较大。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时间上的仓促,要求雕刻者要在半年内将所有的工作全部完成,而工作人员又来自四面八方,技艺和审美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整个宋陵的雕塑作品优劣不齐。

    陵前石雕像群的行列顺序一般为:华表一对,成六棱体,外表饰有浮雕图案;大象与人物一对,似取“吉祥”谐音;朱雀一对,朱雀也是想象中的禽鸟;瑞兽一对,带翼四足动物,以示尊贵;鞍马及人物两对,表示仪仗队伍;虎、羊各两对;番国使臣三对;文武大臣各两对。再往下是神门内外的狮一对;镇陵力士一对、官人一对、内侍一对。其造型风格不同于前代,有明显的写实倾向,比较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
    宋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宋太祖永昌陵,是前期制度的典范,其雕像群中的大象为前代所没有;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永昭陵,其人物雕刻比较修长,文臣武将都比较纤弱,而后期的作品则有些粗糙。当地百姓中流传着:永裕陵的狮子、永泰陵的象、永熙陵的好石羊,这样的顺口溜,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了解宋陵雕塑的代表作。

墓俑
    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各种材质的墓俑仍非常流行,总体艺术水平却不如唐代。尽管近些年来建设工程当中也出土了一些宋代明器,但数量上依然显得贫乏。因为宋代的丧葬习俗基本采用纸质冥器,入葬时就焚毁了。
    这一时期墓俑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有一定数量的俑与仿木构的墓室建筑结合,做成砖雕的形式,变成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如在贵州遵义一带出土的多处石质墓穴,其中都有一些石刻作品。所表现的也多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如河南巩县出土的砖雕上,雕刻着做饭、洗鱼、妆扮等人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致入微。雕刻工艺得以广泛使用,可能与当时发达的雕板印刷工艺有很大关系。;第二,金元以来盛行的戏剧成为墓俑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山西襄汾出土的一处宋、金时墓穴,有砖雕戏曲人物多个,表现当地“散乐”的演出场面;江西鄱阳出土的南宋墓中,发现一批彩绘瓷俑,其形态为杂剧表演,表情真实,活泼;在景德镇的南宋墓中,也有瓷俑出土,从表情、动作上分析,他们正在进行某种戏剧表演。

宗教雕塑
    这一时期以宗教为内容的雕塑仍占多数。造像风格直接承袭于唐,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地区相对沉寂,而南方的江苏、四川等地,佛教造像活动比较活跃。这与宋以前的五代十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
    中国式的佛教——禅宗在五代十国至宋代比较发达,使佛教不再神秘化,重视通过日常生活来习禅悟道,整个社会更偏重于关注现实,佛教造像进一步世俗化。
    寺庙雕塑在宣扬佛教方面的功效已逐渐高过石窟雕刻。在山体上开挖石窟的举动,是由于受到印度的影响,而宋代城镇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寺庙建筑的建设。寺庙祠堂的建筑材料以木构框架为主,所设置的雕像也以木雕、泥塑为最多,这些材料的耐久性较差,保留至今的为数极少。在佛教造像仪轨中,罗汉像具备性格化特征,神性化气质较少,与世俗人的面貌最接近。罗汉像十分流行,水平也很突出,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
    祠堂性质的雕塑造像以山西晋祠彩塑最为出色。晋祠圣母殿四十余尊宋代侍女彩塑神态仪容各异、体形丰润、衣饰艳雅,有的洒扫梳妆,有的载歌载舞,多为人间生活写照,体现了宋代雕塑家注重人物真实描写的特点和高超的技艺。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弥足珍贵,是闻名世界的杰作。

四川大足石刻、
    晋祠彩塑

民间世俗泥彩塑和其它雕刻
    宋代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统治者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很高,普遍热爱艺术,皇帝本人也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宋代理学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重文轻武。在艺术美学上,倾向于舒缓、柔情、细腻、收敛、雅致,如诗词文学、文人绘画、瓷器艺术等方面尤为突出。表现在雕塑方面,则显出明显的退化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形成了对比。宋代雕塑严重的削弱了雕塑艺术所应有的纪念性、恒久性,更谈不上雕塑艺术在空间上、体量上的追求;但是,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俗美术的发达,加之文人士大夫们的提倡和参与,宋代的手工艺技术得以巨大发展。陶瓷、木雕、竹刻以及金属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 
    陶瓷艺术方面不仅发明了许多新型釉料,雕瓷也为宋代所创始,有雕胎、雕釉两种手法,雕胎者‘花纹藏于釉内,亦称暗花,雕釉者,花纹明显,但难度较大,须在釉未干时施工,雕者必须有熟练的技巧。器物呈现雕工精湛、造型优美淳厚的时代风格。同时在瓷塑造型方面也愈加丰富,如磁州窑的孩儿枕、景德镇的手捏塑、潮州窑的佛像等等,都是优秀的观赏性雕塑艺术品。雕塑艺人盛行捏制泥孩儿,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营生的行业,杭州的“孩儿巷”就以此得名。
    宋代的小品雕刻十分发达。著名的雕刻家王刘九曾被记载能用各种小石料雕为弥勒、观音等,元人陶宗仪称之为“神态流动,宛若生人之趣”,这种手工艺雕塑,至今还流传于江南。还有用竹、木、蚶壳或各色玉石,雕成的小巧精细的人物鸟兽。如北宋闻名的“技巧夫人”严氏,能用檀香木雕为瑞莲山,得到了“神巧细密,众相悉备”的称誉。南宋初,以雕竹驰名的詹成,能利用竹根雕为人物鸟兽。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记载:“詹成者,南宋朝匠人,雕刻精巧无比,常见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雕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纤巧悉备,其细若缕,玲珑活动……使观者叹为鬼斧神工。”这些精巧的小品雕刻物,虽已无存,但在今天的江、浙地区,这类继承传统的雕刻制作和民间匠师,仍然是可以见到的。 
    宋代的的制漆技术已达到成熟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可以称得上纯漆制成的器物------雕漆。宋代雕漆之巧,亦与玉石相似,金银为胎的雕漆器,能使刻纹之底现出胎质。雕漆作品多用红漆,宋代雕漆,以剔红最美,有盒、盘、匣之类器形。剔红制漆方法的进步,推动了剔彩技术的发展。于胎上涂不同色彩的漆层,雕出的花卉,可现出红花绿叶,黄蕊褐石,其他草虫鸟兽,亦能各现其色,雕刻之精巧,令人惊叹,但宋代雕漆实物留世极少,不易见到。
       

 

 

相关词条
· 两宋辽金
  
 
朋友们_friends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雕塑》现状与历史 Copyright©2006 雕塑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5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