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雕塑论坛隆重开幕(图)
【 点击数:8666 更新时间:2010/9/27 编辑:彭越】

三大雕塑展览齐聚月圆日

开幕式现场 主持人:杨澜

  在今秋月圆之际,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雕塑论坛将于9月25日在北京国粹苑文化创意基地召开。同时“心声木鸣——中国现当代木雕艺术展”“《雕塑》十五周年特邀艺术家展-秋季展”“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延续展)”三个大型雕塑展览也将于同期在国粹苑隆重开幕。开幕式上,“《雕塑》金手指奖”和“2010毕业生雕塑展学术奖”尤为引众人关注,这两个奖分别颁发给国内卓有成就的中年雕塑家以及在2010年中外高校毕业生展览中作品突出的毕业生,10个金手指奖以及6个毕业生学术奖将花落各家。


  
  “金手指奖”奖杯

中国雕塑论坛畅谈雕塑与传播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自1995年举办首届中国雕塑论坛以来,每年针对国内雕塑发展现状与呈现的问题组织雕塑家、理论家、批评家、企业家等展开讨论,并出版论文集。
  
  本届论坛于2010年9月25日-27日在北京国粹苑举行,主题为“雕塑与传播”,意在探讨时代观念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对雕塑自身发展的影响,认清雕塑艺术之文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并以此对当下艺术生存的状态及方向产生进一步的认识。论坛以传播之影响力的视角立足出发。详细地来看,共阐述四个论题:“技术与信息快速变革下的雕塑本体发展”“当下传播形式对雕塑本体、雕塑教育发展的影响”“雕塑传播的时代价值及手段革新(包括雕塑传播的大众美育意义、公共领域的雕塑传播方式及影响、雕塑传播与信息权力等角度)”和“文化消费领域的雕塑传播”,重审雕塑的存在特性与生存空间,并展开以精神消费来引领物质消费的讨论,使当下媒介多样化导致艺术信息快速反映的传播功能,起到健康积极的作用。

  今届雕塑论坛以一个主论坛三个分论坛的形式展开。9月25日下午和9月26日上午,召开第十六届中国雕塑论坛主论坛,分别由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张浩达主持。发言人共计10人,论坛采取PPT演讲+提问+翻译的形式。主论坛由《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做论坛主题陈述,发言人和发言内容依次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视觉传播学教授张浩达做“雕塑功能与内容信息传播的扩展”研讨;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乔迁的演讲主题是“一个国家图腾的诞生——自由女神像在传播中的语境转换和价值生成”;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杨晓见做“默不做声的雕塑”研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系主任于洋做“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研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滕小松的演讲主题为“传媒的言行——《雕塑》的雕塑史”;北京宝贵石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贵做“借景-借场-借气”演讲;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比利?李的演讲主题是“技术进步对于雕塑形式发展的影响”;英国皇家雕塑学会主席团成员约翰?阿特金做“艺术中的公众——公共领域的公共艺术与传播”研讨;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的演讲主题为“雕塑与传播——艺术激活空间”;博士,韩国造形设计学会秘书长边清子做“韩国公共艺术的创意传播之梦”的研讨;捷克雕塑家伊梅?阿登梅做“雕塑和全球性沟通”演讲。

                   研讨会现场
  
  9月25日晚上小组讨论“雕塑加工制造行业的良性建构与发展”,就雕塑工程设计取费标准;城市艺术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以及雕塑制造加工行业的问题与发展进行探讨,对取费标准和定额做出新的修改,供行业内雕塑家、企业人员参考,这对行业规范以及行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9月26日下午分别召开两个分论坛:“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城市文化环境发展专题研讨会”和“雕塑制造加工行业的良性建构与发展专题研讨会”。9月27日上午是配合“心声木鸣-首届中国现当代木雕大展”而举行的研讨会。
  
  三大雕塑展览齐聚月圆日

  与雕塑论坛同时拉开帷幕的还有“心声木鸣——中国现当代木雕艺术展”“《雕塑》十五周年特邀艺术家展-秋季展”和“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延续展)”。
  
  作为首届中国现当代木雕艺术展,“心声木鸣——中国现当代木雕艺术展”是一个以木雕为叙述主题的、研究材料在当代雕塑中的各种可能性的学术展览。展览意涵是在材料使用越来越综合、雕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当下艺术创作中,对某种单纯的材料进行深入研究,更利于我们接近艺术的本质,探讨艺术与材料之间的本体关系。

                                            木雕作品
  
  展览共展示了主办方精心遴选的150余件现当代风格的作品,其中有何力平、吴祖光、、。我们从作品中可以发现“木”作为雕塑传统材料所承载的新的时代审美价值,看到雕塑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技术与观念变革,并阅读到艺术家们独特的个体生命记忆。相信那些体现了创作者灵魂与材质完美契合的作品中,一定会有打动你内心的木雕作品。

  “《雕塑》十五周年特邀艺术家展-秋季展”延续了今年春季展中“十五周年纪念”的主题,继续集合国内及部分国外重要雕塑家代表作品进行展出。这些艺术家是当代雕塑艺术的探索者和创造者,也是《雕塑》杂志创办十五周年以来一路走来的支持者。

钱绍武作品

韩美林作品

程允贤作品

王熙民作品

田金铎作品

                                                    田世信作品
  
  本次展览参展雕塑家皆为《雕塑》杂志顾问委员会委员、艺术委员会会员、封面艺术家及《雕塑》杂志社长期关注的艺术家,其年龄覆盖老中青三代。展览形式的特点是点、面结合。其中,有70多位艺术家,每人均展出一至两件代表作;还有近20位雕塑家,每人均有10余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作品参展,其中钱绍武、韩美林、田金铎、田世信、范伟民、朱尚熹、董书兵、魏华、章华、沈允庆、张峰、陈连富、王熙民、谭勋、王小蕙、郑玉奎、李先海、程允贤、刘炳南、徐国华、任世民每人展出10余件作品。主办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艺术家较为完整的创作历程,呈现其整体体系和风格。
  
  “2010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延续展)”让我们温故知新,33个国内院校以及8个国外院校的毕业生作品展示各院校的教学成果,使我们对中国雕塑的未来充满展望与信心。

毕业生作品

  十五年来,《雕塑》杂志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独立发展方向,在当代艺术发展最为迅速和蓬勃的时期,积极参与雕塑艺术的交流、传播和宣传工作,参与雕塑理论的建设工作。当然,雕塑家们对艺术事业的执着热情也不断地激励着《雕塑》杂志积极前行。这种联合个展既完整地呈现出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整体体系、风格,又有利于我们从中更好地检视中国雕塑的现状和特点,系本次展览的独特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