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日上午10:00,“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展览得到了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工信部工业文化中心文化景观研究所、厦门市圣将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北京文化、艺术、传媒等社会各家的代表,总计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展出的100余件作品,来自全国30余所国内主流专业艺术学院及综合性艺术院校雕塑专业毕业生,如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这些作品不论从题材、材料、形式、艺术表现语言,还是观念上,与往年相比都呈现出新的转变,体现出国内雕塑教育不断创新、传承积淀、拥抱时代的成果突破。
北京大学文化与发展中心主任赵为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委会主任朱尚熹
北京紫檀文化艺术基金会秘书行渠晓玲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互联网+”“文化+”为主题,旨在通过毕业生作品展览,利用“移动文化”这个先进的科技手段,向全国及世界范围,宣传介绍中国高校毕业生雕塑艺术创作实践的艺术成果。基于当今全球大数据时代,以及由前沿科技创新支撑的智能化移动互联的特征的形成,寻索信息化时代雕塑艺术的路径。《雕塑》杂志社以“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为平台,为热爱雕塑艺术的毕业生提供展示个性与自我的“移动文化”空间。
颁奖现场
为配合展览,开幕当天下午13:30,举办了展览主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院校的几十位专业骨干教师、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围绕“大数据时代对雕塑课程体系的影响”的主题,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促进雕塑教学以及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转型, 并为构筑中国当代雕塑教学的多元化图景,为中国高校艺术教学理念、发展方式方向等,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研讨会现场
一年一届的“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经12届了。主办方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主要致力于:带动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就业,助力毕业生离校后继续保持专业发展,引导和扶持他们建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在雕塑领域内取得新的成就。12年来,《雕塑》杂志社通过结合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开拓创新,扩大行业影响力与关注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为全国各领域全面推介与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12年的努力,构筑起了一个推动当代艺术高校教育方向和教学成果交流的阵地,一个展示年轻一代艺术家思想意识与精神面貌的高端平台,一个全国艺术创作与教育教学业界关注与期待的年度盛会,一个立足于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会展领域的知名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