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天厚土雕塑大展” 在西方文明强烈的冲击下,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评价系统倍受西方价值体现阴影的笼罩。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对中国雕塑家的评判,也影响着中国本土雕塑艺术的发展。 举办“黄天厚土雕塑大展”,提出中国本土理念,旨在对中国本土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进行一次梳理,重新评判中国本土艺术家和提升本土雕塑艺术。在全球化格局下,从中国视点出发,建立中国本土雕塑评价系统,这将有利于校正西方艺术价值观偏离的倾向。 自公开征稿以来,“黄天厚土雕塑大展”引起了国内雕塑界的广泛关注,报名参展者极为踊跃。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对本次展览也寄予了厚望,也积极应邀参展。钱绍武先生题写了展览的名称,何鄂先生写来了热情洋溢的长信,陈云岗先生写信阐述自己对“皇天厚土”的理解。《雕塑》杂志第三期全文刊登了何鄂先生与陈云岗先生的来信,希望与大家共享何先生的喜悦与激情。 应网友之约,为了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了解本次艺术展事,今天将展览的展示结构呈现出来,以供欣赏。 我们推出本土雕塑理念,但不排斥全球视野,视点是中国的。近代的雕塑语言诸多的来自于西方,我们给这个世界性的艺术课题的答案是中国的。整个展览由风、雅、颂三个部分组合,来展现雕塑大展的内涵。如果说“黄天厚土”是整个展览的灵魂,那么“风”、“雅”、“颂”就是这个“灵魂”统领下的三个乐章。 风:展示当代本土雕塑的民间艺术资源网络,表现中国当代雕塑家和民间艺术家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如入选作品《姻缘》和《祖母》等。 雅:展示当代本土雕塑的本土精神网络,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内涵。如入选作品《江上问道》和《永远的守望》等。 颂:展示本土雕塑的现状网络,表现中国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如入选作品《蚂蚁先生》和《时尚》等。 另外,第四届“蓝色空间”展览将在北京海洋馆举行,作为合作者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雕塑》杂志社将“黄天厚土”展览的所有送展作品(包括已入选和未入选的)已移交“蓝色空间”组委会参加评选,这样又给大家提供了一次参展机会。不愿参加北京美术家协会“蓝色空间”展的同志请见到本文件后与组委会联系,以便组委会安排相关事宜。 “黄天厚土雕塑大展”组委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2005年5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