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中国·西北当代雕塑展”在西安美术学院开幕
本网讯: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学术交流中心、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承办的“和而不同——中国·西北当代雕塑展”,于12月21日在西安美术学院开幕。
开幕式由本次展览组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郭线庐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先生,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邹宗绪等领导分别出席并讲话,对展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北京和西北五省区的嘉宾和雕塑家们以及西安美术学院的领导、师生共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西北五省区66位作者的80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是从150件优秀作品中评选出来的。展览作品从12月21日至25日在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展出。
主办方表示,展览的主题定为“和而不同”,其目的就是倡导艺术的多样性和每位作者的不同追求以及作品所呈现的不同风格面貌。“不同”即强调多样性、丰富性,“和”就是强调“共生共存”、共同发展,惟有此,才能使雕塑艺术天地里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繁荣和兴旺。
据悉,本次展览是几十年来在西北地区首次举办的大规模雕塑大展,是西北地区众多雕塑家的一次“大会师”。展览期间,雕塑家们将汇聚一堂,展开研讨,互相交流,以推动西北地区雕塑事业的繁荣发展。(2006.12.21)
“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将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北京消息:“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 将于12月27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还要算是一尊孙悟空的原型石质雕塑——印度神猴哈努曼。雕塑表现的是神猴哈努曼单手托住天上掉下来的大山的造型,而神猴哈努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最重要的人物,传说他具有超自然的能力。此次与哈努曼一起来京的还有99件印度雕塑文物,其中65件a级文物,是从13家博物馆中精选出来的,也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此次展览的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佛教雕塑的兴盛、笈多艺术、佛教雕塑最后的篇章和印度教雕塑的繁盛,展品年代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8世纪,系统展示了古代印度文明。(2006.12.19)
"和而不同·西南当代雕塑邀请展"在成都举办
本网讯:2006年11月24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雕塑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期间同时推出了"和而不同·西南当代雕塑邀请展"。"和而不同"系列展共分西南、西北、华南、华东、东北、华北六个展区,是中国《雕塑》杂志在2005年创刊十周年之际推出"黄天厚土雕塑大展"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学术展览。主办方指出,如果说"黄天厚土雕塑大展"是一次对中国区域内本土雕塑力量的大检阅,那么"和而不同"系列展则是在中国向西方世界开放百年之后,在东西方文化艺术大交融、各种主义流派纷呈的文化背景下,以东方哲学为主体,倡导东方艺术哲学,建构自我审美价值体系,保持积极开放的学术态度,注重于或者强调艺术个性的又一次向本土艺术回归的学术大展。"和而不同"系列展,以学术为原点,倡导博采众长后张扬个性的独立品格,引导行业的纵向与横向发展,具有十分强烈的针对性、拓展性和导向性。
据悉,"和而不同·西南当代雕塑邀请展"由中国《雕塑》杂志社、《成都商报》主办,由成都齐盛艺术馆承办。来自贵阳、昆明、重庆、成都等市的23位艺术家展出了他们的力作共69件。展览于11月24日开幕,于12月24日结束。(2006.11.28)
“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幕


本网消息:11月16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的主题为“中国的·现代的”,是2004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的延续,展览面积较上届扩大了一倍。本次参展的作品为来自全国各地25个省市的优秀工艺美术师及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全国数十所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近两年来的创新作品。400余件作品包括了陶瓷、玻璃、雕塑等多种艺术门类。展品既有观念新、技术娴熟、思想性强及具我国传统技艺的工艺大师的作品,也不乏崭露头角的中青年艺术家的精品。本次展会还将评出“华艺杯”学术最高奖,评委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著名雕塑家钱绍武、著名艺术教育家李绵璐等专家、学者组成。展会至11月19日结束。(2006.11.16/小蕙摄影)
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开幕
科技日报消息:11月11日,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与著名画家吴冠中共同主持召开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开幕。来自艺术界、科技界的400多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展会的主题雕塑"科学与艺术"由已故中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夫人、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女士创作,做为送给李政道80寿诞的生日礼物,也是见证科学家与艺术家相知相融的情谊,更是彰显清华科技园科学理念与人文情怀相融合的园区文化。
据李政道介绍:20年前,李可染被李政道所描述的"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壮观所感染,挥毫绘就一幅以两头刚健的牯牛顶角对撞为内容,以"对撞生新态"为内涵的画作。20年后,邹佩珠女士把这件艺术杰作制成雕塑"科学与艺术"永久保存,以此铭记李政道与李可染的深厚友谊。这尊雕像将作为人类对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生命追求镌刻于清华科技园,让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最高理想深入人心。清华科技园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雕塑落户清华,是他们追求科学与艺术相融合众多努力中的重要一步,今后,他们将致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走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之路。
本次展会将持续15日,共展出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210件,作品类型涉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美术、绘画、雕塑、摄影、动画等各个领域。来自国内外的46位专家学者在"内容与科技---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及研讨会上发表演讲。(2006.11.13)
"人文·山水"中国惠州当代雕塑艺术展开幕
惠州新闻网消息:11月1日,"人文·山水"中国惠州当代雕塑艺术展正式开幕。18件充满艺术想象力、构思独特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在惠州市区江北东江公园展现。据悉,自10月雕塑展举行开凿仪式以来,已有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执行馆长顾振清介绍,参展作品根据作品风格和所表达意念来分布,基本上按照"历史-现在-未来"的线索布置展品,如公园左侧放置具有古典意味的《亭》、《诗桥》等,中间放置《中国白领》、《旅行者》等反映当代生活的作品,右侧放置《长颈鹿》、《鳍》等,表现对于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影响的思考。雕塑展展出时间将持续到2007年2月1日,期间惠州市民可到东江公园免费参观。(2006.11.3)
“从非洲走来——非洲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京华时报消息:11月2日,有300余件非洲艺术精品参展的“从非洲走来——非洲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亮相。展出的作品有马孔德民族雕塑艺术、津巴布韦的石雕、博茨瓦纳的草编器皿等。其中木雕、铜雕、石雕、绘画、草编、陶瓷等艺术品,代表了20多个非洲国家的艺术。这些展品来自国内博物馆和收藏家、博茨瓦纳国家博物馆、佛得角博物馆以及非洲国家驻华使馆。展会中展出的非洲马孔德木雕作品大多在1米以上,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展现了马孔德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这些作品使用的乌木生长期很长,两三百年才能长成30厘米左右的树径。而来自博茨瓦纳的草编器皿可以使观众了解到非洲独特的生活方式。
该展览将持续到11月12日。另外,《非洲国家钱币和邮票展》也于2日在国博开幕。(2006.11.3)
罗丹作品展示活动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东方早报消息: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开馆一周年之际,包括《思想者》、《巴尔扎克》等代表作品在内的30多件罗丹雕塑将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集体亮相,同时130多张艺术家各个时期的版画作品更会让展览现场充满浓厚的"罗丹氛围"。
此次展出的30多件雕塑均来自法国亚高公司,其中的《思想者》是用1990年代发现的罗丹第5具原模翻模浇铸的25件雕塑之一,也是被罗丹美术馆认证的最接近罗丹原作的作品之一,该馆的专业人员还专门为这批作品的画册作序。与以往所有展览均免费开放不同,"罗丹雕塑艺术展"的门票为20元。展厅内部放映有关罗丹的纪录片,还会展出他的照片和后人收集到的其他个人信息。通过罗丹艺术展示、手稿展示和工作室图片展示和罗丹创作过程多媒体介绍等,观众将从不同角度理解大师。同时,主办方将专业书店引入展场,以便读者从书中寻找答案。此次带有艺术普及性质的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18日。(2006.10.26)
意大利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广州日报消息:广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意大利艺术展——"意大利二十世纪艺术展"25日起在广东美术馆展出。100件代表作品,全面展现出过去100年间意大利艺术家的求索之路。广东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王璜生获"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头衔。本次展览是"中国意大利年"的重点项目,展品都出自著名的特兰托及罗维莱托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艺术家多达50余位,其中波丘尼、卡拉、塞维里尼、古图索、巴拉蒂诺等,都是意大利艺坛的杰出艺术家。(2006.10.26)
伊藤隆道在桂林愚自乐园发表最新作品


本网消息:10月21日,世界著名动态雕塑大师伊藤隆道在桂林愚自乐园发表最新作品《光·在空中飞舞》。继2004年在上海成功举办"动的空间艺术展"后,伊藤隆道首次携新作在桂林展出,并以"光·动的雕塑"为主题展示其他二十五件系列作品。此次个展由桂林愚自乐园主办,为期半年,于2007年4月21日结束。
伊藤隆道1939年出生于日本札幌市,1962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20世纪60年代起,他以动态雕塑在艺术和设计界一举成名,创作了百余件作品。伊藤隆道作品造型的根源是通过非物质性的素材进行表现,这种表现源于他童年时代对于北海道冬日光和动的感性印象。伊藤隆道制作动的雕塑是从他了解到活跃于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雕塑家亚历山大·卡尔丹始创的风动雕塑作品之后,那种微风中轻盈游动的存在,深深地吸引了他。后来他转向了风、水等自然力量和马达的回转来产生积极的运动。为了追求更强烈的独立空间存在感,他选择不锈钢来配合运动的强度以及对空间尺度的适应。
这组"光·动的雕塑"作品,伊藤隆道巧妙地运用各种不规则的圆形、方形等几何体线雕图案,在机械动力的推动下,通过各种曲线的旋转,在光、影、色方面给予观者丰富的联想空间。作品造型简洁清纯、线条飘逸轻盈,精制而又巧妙地将艺术、自然与科技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凸现了一切皆变化、一切在流动的现代节奏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在他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对环境空间中艺术的存在方式进行了重新思考,改变了以往静态的雕塑概念,以平和安静的心态,在有限的空间塑造无限的境界,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动态雕塑"。(2006.10.23)
“红旗飘飘飘”艺术展在798开幕
艺术中国消息:为期六天的“红旗飘飘飘”艺术展于10月21日在798开幕。艺术展是以“毛形象”为代表的标志性中国符号为出发点,以"798这座夕日工业强国之梦的遗址已变而为北京城内的现代艺术工业园区"为背景,而进行的一次"盛世典藏·审视历史"的高水平艺术展览。据悉,本次参展的几位雕塑家包括:隋建国、李象群、姜杰、蔡志松和梁硕五位。
策展人温普林表示“在目前这个时代,艺术家应该厚道些才是,多用些智慧,少抖点机灵,因为当你在审视历史的同时也必然会被历史所审视,审视你的艺术是否参与了历史的创造,是否也有资格进入历史”。(2006.10.23)
北京举办"在场&成长——建筑行为艺术"展
中华工商时报消息: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极强的在场感,群体共同创作,一种完全新式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理念的活动,由捌零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汉字基地共同主办的"在场&成长---建筑行为艺术展"10月10日在北京的the house艺术广场正式拉开帷幕。该艺术广场处于清河小营,是一处下沉式广场,建筑造型独特,是建筑师的现代主义简约之作。the house项目现代超前的独特风格与当代艺术气质不谋而合,这里成为艺术家展示艺术激情的舞台。此次活动在北京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对于一个进步时代的敏感自觉与自发创作,这是一个建设年代的建设性作品。"新西方主义"活动将持续一个月,之后会有绘画、戏剧、音乐、舞蹈、雕塑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在the house艺术广场陆续上演;据悉,整个"在场&成长---建筑行为艺术"活动将持续550天,于2008年3月结束。(2006.10.23)
"艺术北京"博览会5天成交超亿
美术报消息:备受瞩目的"艺术北京"2006大型当代艺术博览会近日落幕。总成交额远超过2亿元人民币,有的参展画廊甚至出现了作品售罄的火爆场面。
继4月的2006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和国庆期间的2006第九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之后,本次博览会表现不俗。据组委会外联经理李丽霞介绍,博览会现场交易情况非常火爆。参展的帝门艺术中心全部作品售出,阿拉里奥画廊第一天就售出了价值30万美元的作品,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博览会并不多见。据初步统计,总成交额超出预想,远远超过2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这次博览会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人们不再将目光拘泥于传统的架上绘画,概念性的雕塑、装置、影像作品等"时髦玩意儿"成了一些藏家的新宠。以前备受冷落、价格一直不高的版画,在这次博览会上也卖得不错。(2006.10.18)
第四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惠安杯”国际石木雕刻大赛闭幕
泉州晚报消息:第四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惠安杯”国际石木雕刻大赛在福建惠安闭幕。
本届大赛从8月20日开始,至9月3日结束。在短短十几天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90名艺术家,在惠安当地雕刻企业和技术工人的帮助下创作了90件艺术佳作。作品扣紧了“生活·艺术”的大赛主题。其中,石雕类一等奖作品为《夜光杯》,二等奖为《围绕桌子的话题》、《木兰》、《听话鱼》,三等奖为《凿》、《晒晒俺的花衣裳》、《天空》、《坐观山水》。木雕类一等奖作品为《风雨兼程》,二等奖为《祥云观音》,三等奖为《妞妞》、《伊妹儿》。在大赛闭幕式上,中国著名雕刻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钱绍武高度评价了本届比赛的水平,并表示:这一届大赛的水平比以往几届都高。
据悉,本次大赛的作品将永远地留在惠安,用于建设惠安国际雕塑公园,为惠安的旅游观光增添新的亮点。(2006.9.4)
第五届“蓝色空间”雕塑展在北京海洋馆开幕


本网苑生摄影报道: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北京海洋馆、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ymca白雪美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蓝色空间”雕塑展与8月30日在北京海洋馆开幕。此次雕塑展以“环境文化与人文奥运”为主题,是从400余件来自国内外的环保雕塑作品中精选出的77件,利用废弃物品、生活垃圾制作的雕塑艺术品。展览以完全免费的形式向公众开放,希望透过艺术品无声的语言向人们传递海洋、人类、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预计参观人数将达50万人次。“蓝色空间”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历经5年时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仅被百姓所接受,在雕塑艺术专业内得到认可,更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北京美术家协会明确表示今年“蓝色空间”已被列为美协制定展览,凡参与的优秀作品作者可获得申请加入北京美协一个入会条件,标志着雕塑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蓝色空间》向专业内专家展现他们的艺术水平。(2006.8.30)
山西长治市举办第二届雕塑作品展
新华网消息:8月26日,由山西省长治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雕塑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长治市第二届雕塑作品展在长治市博物馆开展。以"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赵树理诞辰100周年暨庆祝长治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主题的本次展览为期10余天,共展出雕塑作品190件,全部为长治市雕塑家协会会员近年来的潜心之作,大部分根雕、木雕、泥雕、砖雕都是首次面世。就连市民早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微缩上党门木雕也赫然在列。创作者贾虎兵和裴艳清表示,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展出就是为了把长治悠远的历史和美好的未来衔接起来,让雕塑融入城市之中,让艺术在长治无处不在,因为城市有了这种经营艺术的理念,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2006.8.29)
第13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北京日报消息:第13届中国艺术博览会22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300位艺术家的原创精品、50位当代大师的倾心力作、200位民艺家的传承工艺,共计近万件艺术作品在这里集中展示。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联合主办的本届艺博会展场面积近15000平方米,开设展位800余个,为历届展览之最。展览内容涵盖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
展会还特别设立的"第13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集中展示了刘大为、冯远、王明明、杨力舟、张道兴、田黎明等近40位国内著名艺术家的顶级力作。(2006.8.23)
第四届中国雕刻艺术节在福建惠安隆重开幕

本网梦佳报道:第四届中国雕刻艺术节于今天上午十时在福建惠安隆重开幕了!本届雕艺节仍然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中共惠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承办。开幕式上,组委会副主任范伟民同时宣布,艺术节的重要活动"惠安石木雕刻大赛"正式开始。本届艺术节将一直持续到9月3日。
本届大赛仍然设石雕、木雕两类比赛,以"生活·艺术"为主题,65件参赛方案是组委会在410多件来稿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优秀方案。同时,大赛还邀请了国内的10名资深雕塑家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15个国家的15位著名雕塑家作现场创作表演。石雕大赛的68件作品将主要集中在惠安县山霞豪翔石材有限公司及崇武、涂寨的十几个石雕厂家举行;木雕大赛的22件作品将主要集中在惠安洛阳双龙木雕有限公司及螺城的四个木雕厂家举行。
与前三届的活动相比,本届大赛的参与对象更广泛,新增了来自海南和内蒙古的国内选手和来自非洲的国外艺术家。在形式上,大赛设立了多个分赛场,直接由厂家提供助手、工具、场地,配合雕塑家的创作,进一步增强厂家、选手与雕塑界名家的交流与沟通,以拓展惠安雕艺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国艺术家的合作空间。大赛结束后,组委会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3名,石雕组9名,木雕组4名。
本届雕刻艺术节一如继往地坚持组委会的初衷:让艺术节成为雕刻企业、技术工人与艺术家交流沟通的纽带;成为工艺与纯艺术相结合的桥梁;成为惠安走向世界,与国际对话的平台。
但我们更加期许,艺术家们留给惠安的,不仅仅是他们出色的作品,还有他们深刻的艺术思考,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正如范伟民主任在开幕式上所言:这正是惠安雕刻所需要的,一种得以持续发展的灵性和悟性!(2006.8.21)
“始皇帝与彩色兵马俑展”在日本
中新社消息: "始皇帝与彩色兵马俑展"在日本东京的江户东京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以"司马迁《史记》的世界"为主题,以《史记》所表现的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至汉武帝时代大约700年间历史为背景,严选了出土自秦始皇陵的120件代表雕塑,按照历史朝代先后分为五章进行展出。展品既有陶俑、兵器,也有生活用品和金银器、玉器等装饰品,还有壁画和建筑遗物,内容十分丰富,皆为绝世珍品。在这批来自秦始皇陵的珍贵文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在日本展出的一尊彩色兵马俑--跪射俑。这是1999年出土的8尊彩俑之一,即使在中国国内也很少亮相。展览至10月9日结束。(2006.8.19)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将在北京举行
北京消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金银珠宝业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将于2006年8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艺博会展场面积扩至近15000平米,开设展位800余个,为历届展览之最。展览内容涵盖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集聚了国内各地选送的数百名中青年艺术家的近万幅艺术精品,并有来自美国、俄罗斯,台、港、澳地区的特邀作品。本届艺博会继续通过“名家提名”和“权威机构选送”的参展办法,对参展作品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本届艺博会再次扩大展览门类,开设艺术产品区。(2006.7.26)
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拉开帷幕
长春日报消息:以“友谊·和平·春天”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暨程允贤、程兵雕塑作品长春展于7月23日长春世界雕塑公园艺术馆中央大厅拉开帷幕。来自安道尔、安哥拉、文莱、法国、莫桑比克等45个国家的雕塑艺术家们将聚集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进行为期40天的现场制作。本届雕塑展的参展作品总数为49件。除法国和朝鲜外,有42个国家是首次参展。作品的材料包括铸铜、石材、木材等。参展的国内雕塑家送展作品为5件。开幕式上,中国雕塑学会会长、全国城雕委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曹春生代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雕塑学会,对本届雕塑展的开幕表示祝贺,并对长春市政府、长春市人民给予雕塑事业的厚爱和支持表示深深的敬意。中国长春国际雕塑邀请展自1997年首届举办至今历时9年,在成功举办的七届雕塑展中,长春市历届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及出色的组织,将其成为了长春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7.26)
“2006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央美院开展


本网梦佳报道:由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中央美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雕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06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于7月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开幕式。教育部主管部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中国美协、全国城雕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以及全国各高校雕塑系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展期为期一周。此次展览征集的作品汇聚了本年度雕塑毕业生的精华之作,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中国《雕塑》杂志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本次毕业展设立了“精卫艺术奖”,届时将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6名。除了给予获奖者一定的物质鼓励之外,对于优秀的参展者,《雕塑》杂志社将为其建立艺术人才档案,为他们今后的雕塑艺术之路创造更为宽广的空间。
展览开幕式后,主办单位还以“我们的理念”为主题举办了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各高校的专家学者结合本次展览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思想理念,总结最新的教学成果,共同促进对雕塑教学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随后,组委会还安排参展学生与专家学者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互动。(2006.7.10/本网苑生摄影)
2006年1月~6月信息
2005年9月~12月信息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