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的黄金时代——魏小明的艺术道路
文/徐 飒
魏小明1957年出生于中国南端的广西北海,像那个时代小城镇的很多孩子一样,他的童年是在闭塞的文化环境和普遍的物质匮乏中度过的。十二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奇遇影响了他的志向,由此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他遇到了一对艺术家夫妇,他们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由于“文革”被下放到北海。这对艺术家夫妇把艺术的光亮注入了一颗纯真又蒙昧的心灵,潜心教授素来爱画画的魏小明学习正规的素描等绘画的基本功。在这对艺术家夫妇的教导和影响下,学习绘画艺术成为魏小明一生的执着,并由此打下了他的艺术素养的良好基础。
17岁时,魏小明与许多同伴一起上山下乡,进了广西的十万大山,在“广阔天地”里经受了更为艰苦的生活磨练。在农村期间,他不仅极为勤劳又心灵手巧,被村民一致推选当了生产队长。在农村生活的岁月里,魏小明始终痴迷于绘画,在劳动的间隔,在工作的闲暇,他随时拿起画笔,潜心练习绘画技能,他画遍了乡下的山山水水,画遍了村里的老老少少。
1977年,返城后的魏小明听说了将要恢复高考,心里就涌动起了不可遏止的热潮,他报考了广西艺术学院。在高考中,才华横溢且发挥极佳的魏小明取得了专业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到广西招生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黄国强老师爱才如命,当即向广西艺术学院及其他有关部门交涉,直接把魏小明招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系。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使黄教授发现的“千里马”开始插翅起飞。在大学期间,魏小明珍惜学习的美好时光,珍惜与艺术相联的一切事物,如饥似渴地汲取广泛的知识营养,勤奋而笃实不懈地在艺术知识的海洋里求索探秘,以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顽强不懈的钻研精神,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技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和发展。1981年,大学毕业的魏小明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
在1983—1985年,魏小明创作了使他在艺坛崭露头角的连环画作品《黑骏马》。当时,中国社会经过了多年的自我封闭,各种信息尚不丰富,而改革开放使人们开始初醒、复苏,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黑骏马》作为当时中国连环画美术的经典之作,作品中体现的艺术的辽阔空间与人性挚情,一幅幅画面中蕴藏着的优美、感伤和悠远,恰如蒙古长调一样,给人以原初生命深处的触动,给当时倾心于绘画艺术的年轻一代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十几年来,多次整理书籍都舍不得丢弃,岁月流淌中《黑骏马》已成为心灵的珍藏。
在八十年代的出国潮的影响下,魏小明给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寄去了自己的作品,包括著名的《黑骏马》。被他的作品感动了的维也纳美术学院,接纳了他。1986年,魏小明成为维也纳美术学院建院300年来第一个中国硕士生。
走出国门的魏小明,不仅又一次大开眼界,自身才华也得到了更广阔空间的发展。他以近乎极致的努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原本就没有接触过的德语,得以在艺术上深入涉猎和广泛沟通,汲取西方艺术养料。除了上课以外,他经常徜徉于博物馆,浸泡于西方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版画专业修满学分后,魏小明又开始进修建筑与雕塑。两年后他拿下了硕士学位。在奥期间他做了大量的室内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并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
在先后进修版画、雕塑、建筑的过程中,魏小明深深体会到欧洲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即在学科的多角度融合中存在着新方向的思维,在教学法上,即是一种开启式的教学。受这种方法的启发,魏小明在铜版画上寻求抽象形式与传统水墨的结合,在雕塑与环境艺术中探索空间中的艺术力量,以及艺术品与公共环境的关系,这种探索为他以后从事大型城市雕塑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良好的知识功底和专业素养,使他对抽象因素和空间因素关系的处理的非常自如,具体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既有精炼、优雅的装饰性又有朴厚沉实的力量轴心,造型自由流畅,在微微的感伤中呈现出明朗个性。他的艺术的张力来源于对看似矛盾的因素的巧妙融合,在他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交织的流动与滞涩,柔美与古拙、雄健,生命的欢乐和忧伤。甚至在其人格魅力上,你都可以品味出他气质中交织的奔放激情与羞涩、内敛,以及男人的成熟、深刻与孩童般的单纯、透明。
魏小明以开放的胸襟,参与了欧洲各国多种展览,在很多大城市举行个展,与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文化艺术间的互动与对话,展现他具有丰富层面和独特文化性的艺术。他以其超乎寻常的才华、勤奋和艺术成就,获得了许多荣誉。1988年取得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同时,因其充满生命激情的艺术作品,荣获由奥地利国家文化、科研部部长授予“杰出艺术贡献奖”。维也纳美术学院教授爱娃.丁.福克斯对他这样评价:魏小明以他的正直与才华,在艺术上走向先驱者的地位,由于他的艺术表现进而丰富了奥地利艺术舞台。
1992年魏小明回国工作,作为归国学者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归国后的魏小明步入了他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创造大型城市雕塑。在这个领域,魏小明充分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才智与能量,城市雕塑既需要艺术家的创造性,也需要组织调动参与人员合作的能力,另外还要有对环境与艺术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不同材料的熟练驾驭。
在已经历过生活与艺术干锤百炼后,魏小明走入了他人生与艺术的黄金时代。1993年创作并制作完成的室外大型雕塑——《潮》高度近25米,气势恢宏、壮丽,造型精粹刚健并在具有干净、时尚的现代性中呈现出交响乐般的盛大与瑰丽,尤如正午的太阳闪动着眩目的华彩。1999年在天津开发区政府广场完成的大型青铜组雕——《蓝色升华》、《黄金时代》、《秋天的节奏》…其高贵典雅的造型,凝定精准的节奏控制,体现了日神如晴空般的深湛蔚蓝的智性。而那处于动态中的生命,又分明呈现着陶醉于快感激荡的精神。
在艺术上,魏小明深受艺术德国体系的影响,德国人以理性思辨著称,可能是一种心理互补,在艺术上强调潜意识与非理性方式,这方面,主要是受哲学家弗洛伊德的启示,强调在放松并进入无意识的艺术创作状态时,人平时心理的潜意识就能够被自由调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冲突与状态,都会在作品中显像。
魏小明是一个唯美的人,心中始终有一个绝对至美脱俗的幻象王国,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用生命对这以美的王国祭祀般虔心的膜拜,因此他作品中的美,总带有希腊神祗般的神性光彩。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他对生命之美的根本体验。他的作品是潜意识的暧昧世界与唯美神性世界的结合。
在永不停息的繁重辛劳中,魏小明展现着他钻石般多角度的光华,他对中国艺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中国引进了艺术的互动式的研究与对话、创作并存的国际艺术雕塑展。在国际上称这种活动为Symposium。
从1996年至2002年魏小明作为主要的策划组织者举办了八次这样的活动。他请来各国一些最著名的雕塑家和公共艺术师与中国艺术家、官员、观众进行艺术的互动研讨,每次活动大约进行40天,大家在一个自由空间,各自创作并实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然后互相探讨。以这种多元研讨方式,1996—1998年,他完成了天津开发区城市建筑规划与环境整体规划,其中包括社区服务设施、指示路牌的设计。
2002年9月10日,北京市政府和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等机构将联合举办主题为“交流.融合.超越”的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以Symposium的多元方式,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进行城市公共领域规划,将邀请世界各地的规划师、雕塑家、建筑师、园艺师等公共艺术家,来北京参与整体规划,此次活动将连续举办三年,北京市每年投资额人民币三千万。作为主要的组织者,此刻的魏小明又在奔忙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形容魏小明的艺术与人生方式是非常恰切的,他用极致的诚意与劳作建筑着他心中的艺术圣殿,也用心血铺铸着通向未来的中国艺术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