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品 资讯 杂志 艺术家 企业榜 陶人坊 跟我学 论坛 看雕塑 委员会 交流 维权

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节选)

文/何征

 

  一、环境生存之境

  人类在经历了短暂的工业革命后的百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迅猛。人类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伫立窗前放眼室外,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如雨后春笋。这是文明发展的需要,为了生活和享受诞生了各种家用电器,世界大抵如此而已。

……

  环视当今“环境+艺术”已成为人们热衷追逐谈论的话题,无论谁都向往能生活在一方充满人文与艺术的环境之中,也希望自己是一个略懂环境的“艺术”人,当现代化的楼群居住进入每个家庭生活的时候,这种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

 

  二、环境艺术之境

  有谓“环境艺术”是指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建筑、广场、公共设置的一切艺术作品,然而当今更多的是泛指那些在公众空间环境中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因为现阶段是它们构成了现代环境艺术的“核心”,这些所谓环艺雕塑,大多是些粗制滥造的球体、星星等金属“雕塑”。一律表现经济和科技的腾飞,这类流水线生产的“环境艺术”实在是不能恭维。虽不全面,但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公共场所环境艺术的“材料”应用,该是百花齐放的时候了,这个问题毋庸讳言。

……

  在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中,现实的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的思想及要求,不停的争辩,无止的审批,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能了之事。但我以为无论如何,其中当急一任就是如何美化生活的空间,让技术加艺术的“作品”快快来缓解都市人紧张的情绪吧。这种情结可能更多的是去感受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生活方式之后的超然态度,而“陶瓷”这视觉造型与经典文化的要素,正是联接现代与过去的纽带载体,人们在与陶的亲密过程中,通过拍、揉、打、练、捏、塑感受艺术,释放情结,宣泄体能。

  我们常言陶瓷是“火”的艺术,“窑变”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物理过程,高温后的效果常常出人意料,或是想不到的惊喜,或是料不到的沮丧,因为“窑变”是所有艺术形式中独一无二的特色,是其它艺术品不可比拟的。它会让你只有七分的水平却做出十二分的作品来。难怪这又是现代“陶吧”的商业卖点,用自己创作出来的陶瓷来点缀装饰,那种感觉只有自己能够体验。急切等待梦幻的“窑变”,这正是陶瓷带来的第二流程美的魅力所在。

……

  目前所谓的公共艺术陶艺作品,多数处在学术研究、探索的阶段,还不为人认可,应用的地域范围也极其有限。这的确是陶瓷古国的“哀叹”加“无奈”,但相信现状不妨碍有志的陶艺家对环境陶艺的创新的新尝试,近年来我们极高兴地看到,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陶瓷艺术家们,在那片得天、得地、得人的土地上,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眼球为之一亮的陶瓷公共艺术作品。它们点缀在景德镇的土地上,给陶瓷的故土赋以新陶瓷艺术的内涵。造型以壁饰“构成”的形式展开,点线面的符号,给人广泛的想象空间,跳出概念中的“具像”,重肌理,色单纯,讲气象,有着意象升华之感受。

  在此之前更有前辈袁运甫、祝大年、唐晓禾等先生,筚路蓝缕用陶瓷创作了北京地铁、首都国际机场、武汉国宾馆等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陶艺作品美化了公共环境,更重要的是,袁运甫诸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与社会影响,转变了某种观念,通过陶瓷这一载体向现代人讲述了一种文化、一种古老文化在现代化的生活中的位置,唤起人们对陶瓷的再认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陶瓷作为古老文化的一个“物种”,是不会因物质的现代化而消亡的。

 

  三、陶材色美之境

  陶瓷的材质有粗细、色泽之分,釉色更是纷呈多变。寻觅陶瓷语境的表达,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纵观千年的陶瓷文化,其传达的还是唯美的具像语境为主。当现代主义进入中国后,“语境”也在与时俱进,发生变化。形式纷呈多样,可以说是与世界文化同步的。泥的“质”、釉的“变”,从材料美学上,它体现的是抽象美感,它吻合了“火”的艺术概念。

  杜尚用“生活器”诠释了他的艺术新理念,目的是要让人相信,无论任何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观点并非人人苟同。只说明艺术并不神秘,“美”存在于一般之中。从抽象的审美构成原理说,注重的是观赏者个体心路感受,找到曾经有过的体验。你以为哪里最美,哪里就美。在“美”的欣赏上并无权威。创作者与观赏者都可以在作品中找到某种想象与感受,这与主、客欣赏者的经历、爱好、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总之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价值的取向各有不同,但追求“真与美”是人类追求永恒的话题。沧海桑田,石会崩、木要朽、人有亡,而陶瓷历经沧海,其物与神的质是永远的。哪怕是它已“粉身碎骨”,仍然为今人昭示着辉煌,脱不去的文化外衣,盛载着传统与未来,忠实如故地闪烁着每个时代的光辉。面对陶瓷,作为当代陶艺的执泥者,该如何去挖掘陶瓷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探索新的内容与形式,破除固有,重新思考,透过纷繁的表象,回悟静顿,经受诱惑,以“吾道一以贯之”的原则去领会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不光是做陶瓷形式的探求者,更重要的是做陶瓷精神的悟道者和传承者。

 

《雕塑》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