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品 资讯 杂志 艺术家 企业榜 陶人坊 跟我学 论坛 看雕塑 委员会 交流

浅谈商周玉器的雕琢技法

文/白文源


    傅大卣先生说过,鉴定一件古玉,要“远看造型,近看玉,拿起拿刀工”。也就是说,玉器鉴定要依据器形、雕工、玉质、纹饰等因素。在诸多因素中,笔者以为雕工最重,因为器形、纹饰均可模仿,而雕工则与工具及工匠的师承习惯有关,最易于无意之中流露出时代气息。特别是在造假风日盛的今天,把握住各时代雕工的特色,对于鉴别真伪尤为重要。

    商代玉雕技术承袭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创新的技术,并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勾撒法与浅浮雕法两个方面。其纹饰阴线、阳线均有,细阴线多是划痕,稍粗的则是用铊子垂直琢出,呈圆底状的沟,在转弯时外侧多留有粗的毛痕,证明是用铊子蘸解玉砂琢成的。曲线为逐段连接而成,时有断开或交叉的地方,尚且不能很好地连贯。阳线的雕法是先在欲雕阳线的两侧琢阴线,再用“减地”或“压地”的雕法,把二阴线外侧地子平均减低或抹斜,显出阳线。这种雕琢技法即是勾撒法。天津市文物公司藏有一件典型的用勾撒法制成的玉兽面饰(照1)。这件玉饰呈褐土沁色,局部有朱砂。用勾撒法琢出兽面各个器官,其作张口状,头上长双角,口鼻分明,“臣”字形眼,眼珠微凸,下眼角内弯,双目炯炯有神。兽面雕琢精致,线条流畅。
    在商代较复杂的玉雕中,浅浮雕技法开始运用。先用“减地”、“压地”手法突出耳、目、头、足的形体轮廓,其内再用阴、阳线表示细部,立体感很强。商代玉器的钻也兼用管钻和桯钻,管钻所钻未透之孔中间多留有乳突,桯钻因钻头逐渐磨损变细,孔多为外大内小,俗称“马蹄眼”。在商代玉器中,玉鱼所占比重很大,如照2(天津市文物公司藏),器体扁平,边缘较薄,鱼吻上翘,口部穿有“马蹄形”孔,孔部画有横向的短小阴线,可能是为了便于钻孔而事先画下的痕迹。这种工艺特征在其他的玉古器上也常见。粗双阴线界分头部与躯干,背鳍与腹鳍刻画短小阴线,近尾处内收,尾分叉外撇。整器雕琢简练、粗犷,注重外轮廓线,具有商代剪影式玉雕风格。
    到西周中期,原垂直琢下的阴线逐渐变为一侧壁垂直,另一侧为斜坡,沟断面呈三角形。原在两侧压地形成的阳线发展为只一侧压地,另一侧保持垂直阴线,有的发展为双钩垂直阴线。这些雕法利用玉器的表面、沟直壁、沟斜壁的不同反光和阴影,表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感。在西周中期稍后,又发展出新的雕法,在一侧直沟、一侧压地斜沟中夹阳线的雕法中,把压地的斜坡面加宽,与器表面交接处由漫波改为硬棱,又在直沟外侧加成排的细阴线。这样,每组线都由磨光的表面、斜面、平行细阴线三种组成,表面质感、阴影宽度和反光度都不同。无论佩戴或把玩,每一侧都闪起不同的色泽和反光,可充分表现玉材莹润及闪耀的特点。这是玉雕手法上明显的进步。在天津市文物公司的藏品中有这样一件精美的西周玉雕佳品——玉兽面饰(照3)。玉质呈褐色,采用浮雕与线刻结合手法,正面琢刻一兽面,上部为一对内弯的大角,下部圆形目,双眉,宽鼻,阔口,嘴角上弯,脸两侧有勾形耳,额、鼻中线凸起,眉眼之间有一钻孔,可供悬佩之用,背面光素内凹。
    西周玉器与商代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在造型、纹饰、雕琢技法方面基本沿袭商代后期作风,但从总体来看有简化的趋向,雕琢技艺在继承商代双线勾勒的同时,又独创一面坡粗线雕法和细阴线镂刻。西周玉器多为平面片雕,圆雕作品较少且多为小型,琢玉技艺娴熟精练,《诗经》所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当时治玉工艺的真实反映。
(《文物春秋》1999年第4期)

首页 正品 资讯 杂志 艺术家 企业榜 陶人坊 跟我学 论坛 看雕塑 委员会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