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品 资讯 杂志 艺术家 企业榜 陶人坊 跟我学 论坛 看雕塑 委员会 交流 维权

 

2003年 年鉴

 

 

        

 

 

   

【图版部分】

《艺术家工作室》作品选

《2001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作品选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作品选

《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作品选

《西部·西部——与历史对话景观雕塑展》作品选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2002‘华艺杯’评选展》作品选

《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作品选

《2002中国(东阳)国际木雕大奖赛》作品选

《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作品选

《2003太湖明珠·中国长兴城市雕塑方案设计大奖赛》作品选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作品选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选

《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作品选

 

【文字部分】

一、雕塑论坛

“新世纪中国雕塑的走向”座谈会纪要》

十倍于昔的新视野——20世纪关于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研究

警惕“非艺术”的颠覆

进一步严禁以艺术名义搞丑恶行为

奥林匹克、文化中国——陶瓷艺术在2008北京奥运中的重要性

论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语言形式

第七次全国文代会、第六次全国作代会在京召开

“2001中国雕塑论坛”述评

重塑辉煌——论传统雕塑的中国现代转型

试论“六法”与雕塑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进话》发表60周年

理性与迷狂——解析当代雕塑的角色转变

城市雕塑中的抽象作品

考古类型学方法与石窟艺术分期断代研究

中国艺术无须进入后现代主义“动乱时代”

美术界召开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

中国当代艺术误入岐途的三种思想模式

当代文化主题下的雕塑传统与现代实验

当前雕塑热潮中的冷静思考——浅谈国内雕塑现况的五种现象

略论中国写意雕塑

青州佛像风格与印度笈多艺术

“中国当代雕塑研讨会”纪要

泛论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对艺术本质的颠覆

青铜文明的理念创造

汉魏时期佛教造像遗迹

程式——艺术的成熟和魅力

融入世界的中国当代雕塑——对新时期中国雕塑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摩尔圆雕艺术作品的拓朴学分析

雕塑的开放与开放的雕塑

数码时代的本土性文化诉求——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陶艺

 

二、热点综述

霸王一举15万

失踪国宝已回家

40尊“名人”落户世纪坛

肖像雕塑创作的真空性

李象群的“自白”

《黄河母亲》侵权案雕塑家胜诉

关爱生命 艺术家网上献爱心

雕塑家团结一心抗“非典”

贺《雕塑》杂志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荒唐!巴米扬大佛乐山“复活”

活体雕塑传达雷锋精神

“奥运·雕塑·城市文化”研讨会简记

大足石刻负债近三千万元

马王堆汉墓女主人真相大白

贼用千斤顶偷云居寺浮雕

天价兽头不大可能有两套

“报告雕塑”市民可长期参与

牛、虎、猴、猪昨日“家中聚首”

龙门石窟佛头将首次回归

798前卫的仓库生活

 

三、展览述评

公共空间与集体经验——关于何香凝美术馆第三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熔接——中央美院雕塑系“文楼工作室”第4届雕塑作品展

女性,编织起中外艺术交流的彩虹——记“2001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

选择、被选择与谁选择——“全球化”语境中的上海双年展

在象牙塔外——简评“时空平台——2001雕塑作品展”

“2001四川室内雕塑展”在蓉举办

ToDay艺术与科学对话——“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国际研讨会侧记

中国延庆国际雕塑艺术主题公园展示会开幕

“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获得成功

北京举办《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精品展览》

追问观念艺术——关于《旋转360度——中国方案艺术展》

从多元提升看亚洲艺术展

“上海APEC焰火”创世界之最

横滨三年展

《西部·西部》艺术大展综述

制造中国

社会雕塑:一个老红军的私人生活

“融入自然 共享空间”2003环球雕塑展

与谁超越天堂——从北欧艺术家的东方之旅所想到的

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的社会作用

四川省首届现代陶艺作品展观察

公共语言——2003对公共艺术的观察

双年展契机中的“中国雕塑精品展”

提高城市公共艺术品位的新形式

艺术家六月雕塑生命

“农民”进城惹来麻烦

大醇小疵——“2003长春国际雕塑大会”之管见

全球扩展的国际艺术双年展

红色的记忆与想像——关于第划“右手与左手——中德当代艺术联展”的札记

北京双年展:一次突破性的尝试——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报道

应切实体现国家文化战略——“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引发的思考

民工赤膊出展,作秀还是艺术

何处寻梦——观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之我思

 

四、交流平台

首届国际彩色沙雕节在中国

中央美术学安娜·罗歇特教授国际交流课程训练班

2001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陶艺展

我与我的中国学生

光州艺术双年展之中国当代六人展——“0+1”

著名青年雕塑家吕品昌赴美讲学

我在加拿大打石雕——记加拿大沃肯纳根汤普森国际雕塑创作营

转悠八周——在佛蒙特艺术中心的日子

“空洞”的意味与组合

“艺术史之旅”讲座

雅典陶艺盛会——2002希腊雅典国际陶艺协会年会

《中国当代陶艺大展》在瑞士日内瓦阿琳娜陶艺馆开幕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陶艺大赛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陶瓷艺术学院纪行

艺术的奥林匹克峰会

新中国,旧方式——一位澳洲雕刻家看2002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比赛

曼努埃尔·希梅内斯从墨西哥到中国

程兵、杜春梅在美国举办雕塑绘画联展

法国新现实主义

印度雕塑家巴拉特在京举办“爱的颂歌”雕塑展

黎巴嫩“第一届国际陶艺展”记

英国雕塑家菲利浦·布斯和戴安·高纹

天竺之魂——印度古国青铜雕像展在京举行

漫谈达利与二战后西班牙雕塑概况

漫步在合理与荒谬之间——贾克梅蒂创作思维透视

新中国的公共艺术——美国艺术家的观点

拉那雕塑公园参观札记

探访比利时著名的雕塑家劳德·埃柯曼斯

情系非洲——赴莫桑比克创作小记

 

五、雕塑教育

质变的泥性——关于中央美院雕塑系陶瓷研究班的教学和创作

造型材料与创意——艺术设计99级造型训练课教学随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实验雕塑教学

适形装饰雕塑教学初探

程允贤肖像雕塑教学一周记

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浅谈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中的雕塑教学

科学·工程·艺术

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培养优秀艺术人才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肖像”的教学探索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第二回作品展——“突围”

为公众培养艺术设计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培养模式

不仅是一次公共艺术活动

雕塑创作基础教学初探

情感·体验·创造

创作离不开认识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装饰艺术课程建设简述

装饰艺术的公共存在

 

六、人物评传

大地之子——袁晓岑的艺术道路

小屋里生成的伟构——记雕塑家刘焕章和他的创作

麦积山中“一把刀”

滑田友先生的艺术之路

东方“无境”的魅力——黄永石水的艺术观及实践

刀痕留青史 塑铸颂中华

朴素·率真——略记蒙古族雕塑家阿·占布拉的艺术实践

林庆全的木雕艺术

解读蔡国强——兼记《蔡国强艺术展暨蔡国强收藏马克西莫夫作品展》

闻香的蝴蝶——陈志光的“蝴蝶”系列

任世坤乡情雕塑之我见

蔡若虹同志革命的一生

罗旭和他的“土著巢”

林乐成自述

东方精神的演绎——朱铭雕塑艺术论

金色阳光为谁而灿烂——谱写世界蜡像艺术新篇章的艺术家尔宝瑞

卢晓峰自述

让泉州雕塑在继承中发展——记民间艺术家黄华宗

生命状态的物语——解读杜宏宇的雕塑艺术

观千器而后识剑——叙说著名雕塑家李林琢

潘毅群金属雕塑作品

千刀万凿总生巧——简析倪世杰先生木雕成就

书卷隽永 文思集泉 ——记著名宜兴陶艺家储集泉

让灵感臣服自然 把情感寄寓刀下

守局存格、独抒性灵——读杨冰的几件陶瓷艺术作品

陶行者的自白——伍时雄访谈录

未竟的哀思——怀念秉明

走在文化的边缘

解读梁硕

林胜煌

廖慧兰的雕塑

泥塑宇宙——陶艺家徐敏小记

徘徊在现实与意象之间——商徐宏装置艺术作品

我看蔡志松

东方神韵的造像

郑胜宁大师木雕艺术简论

视觉感染心——曹学堂雕塑作品浅析

一切归于形式感——论黄泉福先生佛教造像的形式美

雕琢人生的足迹——李刚艺术道路初探

罗小平的《时代广场》

王克平和他的东方写意木雕

新陶艺创意的诞生——姚永康的艺术历程及其思维

袁运甫——公共艺术的旗舰

吴祖光的雕塑艺术

与心灵对坐

艺海逸鹤——潘鹤访谈

唐绪祥与他的水墨画和金属艺术作品

紫砂雕塑:材质张力和形式创新——读徐秀棠紫砂陶艺品

 

七、传统雕塑

佛光普照下的雪域藏族美术

吴地魂瓶上的佛像初探

泥咕咕

果园佳制剔朱红

中国古代陶瓷佛教造像考

中国砖雕艺术概述

胡家塑泥

宗教·历史·感悟——关于藏传佛教造像锻铜艺术

尹志平道教雕塑思想初探

看南阳的玉雕艺术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

红陶红

从“土与火的艺术”谈起

龙南关西客家民居门窗雕刻艺术初探

甘肃临夏砖雕的艺术特色

中国微雕艺术研究

进入心灵智慧的深处——木雕创作的一点体会

雕虫非小技 意在出神韵

别具一格的紫砂竹编系列

赣县客家纸塑人

燕赵“鼓山”佛教石窟艺术

 

八、现代体验

我的《孔》与《洞》

中西艺术设计继承传统的两种模式比较

雕塑创作中的理性活动及科技介入

湖北美院研究生大胆创新:光成为雕塑媒材

雕文塑字——雕塑艺术语言的当代性探索

站在悬崖边上的艺术家们——关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

重置时空

雕塑艺术创作的新领域——中国城市市花雕塑设计方案述评

传媒与艺术——艺术的社会化参与

—石激起千重浪——面临信任危机的前卫艺术

雕塑语言的当代价值

泥性的自然

从行动到表演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

靠视觉说话

雕塑《和平老人》的创作背景与空间形式

雕塑意境的探寻——公共景观雕塑创作有感

解读巫文化 创造艺术新语境

雕塑的视觉力

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唐大禧在大洋网上南北对话

《人间天使》创作随笔

雕塑·景观·公众——零距离

现代陶艺的时代感与传统性

现代陶艺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思考

图像和雕塑

计算机雕塑艺术

救救孩子

所谓具象

创作雕塑《希望》随感

软雕之魅

超越与困惑的装置艺术

论雕塑设计中的空间意识

公共雕塑的审美思考——从中国书法艺术谈起

 

九、城雕建设

一个不散的幽灵: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化妆运动

上海兴建雕塑“知识大道”

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急需规范——2001《中国雕塑论坛》侧记

城市雕塑:一地钻石还是一地鸡毛

严格城市雕塑法规 慎造大连《人类之爱》

城市雕塑的主题性与凝聚力——圣彼得堡《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纪念碑》的设计语言

谈兴起的城市雕塑——由临安、湖州两市城雕调查引起的思索

现代城市雕塑的基本要素

解读我国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

关于城雕著作权的问题

城市与城市雕塑

传统美与现代美的交融——济南市泉城广场主雕塑的美学结构

论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十、公共艺术

城市环境·公共艺术·绿色生态

城雕与城市文化

谈城市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

发展与回归——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理念

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

城市雕塑探望

环境雕塑的空间意识

香港公共艺术特征探议

“从阳光广场”到“后现代”——公共艺术的来龙去脉

文明的纪念碑——西方建筑的艺术性

转形与流变——当代公共艺术的市民文化趋向

从环境到心境的公共艺术实验

城市街头公共设施形象设计

 

十一、产业与市场

加入WTO后我们将面临的新挑战

试论加入WTO后中国雕塑业者的新课题

惠安雕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瞻望

继承传统 发展创新 与时俱进

弘扬传统艺术 发展木雕产业

在现代经济中凝固的舞蹈——试论中国城市雕塑的经济品格

抓住新的历史机遇 发展和繁荣工艺美术产业

粗手做陶缸——浙江省缸窑村粗陶缸调查

机遇与挑战并存 竞争与规范共长

景德镇瓷器实价成谜

以创新去迎接未来——惠安传统雕刻的传承与发展

 

十二、艺术家工作室

十三、机构概揽

十四、大事记

编后记